“白天醒不了,夜里睡不著”“一夜能醒很多次,每次醒來都很難入睡”“別人睡醒一覺精神百倍,我睡一覺依然精神疲憊”……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失眠困擾呢?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幫助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改善免疫系統和心情,同時也有助于大腦記憶和學習能力的發展,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全世界每四個人中就有1個人患有失眠癥,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它的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與否有著密切關系,由此可見睡眠對每一個人是有多么重要。
2023年3月21日是第23個世界睡眠日,延安大學咸陽醫院精神科醫務人員對失眠患者組織開展了以“良好睡眠、健康同行”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省級精神心理?谱o士王歌首先從我國國人睡眠現狀、失眠的定義、臨床表現、首選治療方法、良好睡眠三要素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其中提到國內外失眠指南一致推薦的失眠的心理行為治療為失眠的首選治療方法,通過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呼吸或身體變化,經過有規律的訓練使身體放松,從而改善睡眠;颊呒凹覍俦硎疽酝恢朗咧荒芸堪裁咚巵碇委,沒有聽過心理行為治療。此次活動現場,還有多名患友分享了自己的失眠經歷,他們有的因擔心自己患病,有的因工作生活壓力大,從而出現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醒等各種睡眠障礙。
接下來護士王歌帶領參與者進行“靜坐正念呼吸訓練”,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溫柔的引導語下引導患者及家屬將自己的關注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胸部、腹部或肋骨的起伏,從而使內心清凈、放松。大家在分享時提到,“原本煩躁的內心慢慢的平靜下來”、“感覺自己就像引導語中提到的湖中的石頭一樣,看著歲月變遷、日月交替,感受屬于自己的平靜”、“像注入新的能量一般……”;護士董璟博與大家分享了一些入睡小技巧,如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量運動;調整心態,保持情緒穩定,及時心理疏導;注意睡前行為,不喝濃茶、咖啡,不飲酒,不刷手機,營造舒適睡眠環境,也通過泡澡、泡腳、聽舒緩音樂等方式促進睡眠。
近年來,延安大學咸陽醫院精神科護理工作在科主任和護士長的帶領下,一貫秉承患者至上,用心服務的宗旨,扎實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從日常生活護理到專業敘事護理,開展正念減壓療法、健康講座,從以疾病為中心到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患者滿意度和護理服務質量。
供稿:精神科 董璟博 王歌
供圖:精神科 董璟博
審核:張玉河
編輯:宣傳部 陳蕾
校對:宣傳部 蔣楠
|